安徽师范大学师生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 刘淮宇 摄
20世纪80年代末,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了硬实力与软实力两个概念。对于图书馆而言,电子资源、物理馆藏等是硬实力,图书馆的人文精神、育人优势、服务意识、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等是软实力。作为一种隐性资源,高校图书馆软实力体现图书馆的整体精神风貌,是图书馆的价值理念和内在品质,是图书馆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全国高校图书馆硬件设施得到极大的加强。但是,高校图书馆的软实力建设不容乐观,提升高校图书馆的软实力已势在必行。
凸显人文关怀
在图书馆的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人文关怀体现为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及图书馆在满足人的信息知识需求、实现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人的因素第一、公众精神至上,这永远是图书馆的根本准则。因此,在图书馆实践中,要一切为读者着想,尊重读者、关心读者、服务读者,以客体(馆员)适应主体(读者)的信息需求。图书馆员的服务意识、平等观念和公益观念,是评价图书馆的重要依据,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图书馆是个平凡的岗位,也不可能做出轰轰烈烈的事迹来,只要在现有的条件下,积极发挥馆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为读者排忧解难,就是对人文关怀的最好诠释。
营造优雅环境
良好的图书馆环境不仅能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兴趣和效率,还能成为一种对读者施以教化的审美的文化环境。图书馆要在馆内开展形象设计、形象教育、形象宣传,加强人文精神的宣传教育,使图书馆员从思想上认识到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优雅环境是图书馆工作者自身的责任。在环境的营造上,应从环境对人的影响力出发。注重修饰建筑内的各种细节来加强图书馆的文化色彩,还可以辅以树木、花草等来达到优雅、整洁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吸引读者来馆阅览和学习。另外,在图书馆里布置各种宣传材料、标语口号和名言警句等都能从正面启发读者树立刻苦学习、拼搏的精神,对读者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图书馆制订规章制度应当从人文的角度出发,关注人文环境的礼貌用语。所有这些都可以把读者引入强烈的文化氛围,激发广大读者的求知渴望。图书馆还要根据自身丰富的资源,举办学术报告、研讨会等,强化图书馆的学术气氛。
强化育人功能
图书馆是高校校园中的师资、设备、图书三大支柱之一,它通过提供文献资料,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对读者进行教育。早在1876年,美国图书馆学专家杜威就指出:“图书馆是一个学校,图书馆员是广义的教师。”因此,图书馆应该充分认识到图书馆在高校中的育人地位。要通过开展读好书、评好书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师生的鉴赏力;通过编发图书快讯、新(好)书介绍等栏目,挖掘、开发文献资源,提供信息服务,提高图书利用率;通过举办读者导读讲座、图书资料讲座等,讲授读书要领及读书成才体会,引导学生读好书、善读书,奋发学习,立志成才。通过这些活动,寓育人于管理、服务之中。
推进人力资源建设
信息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充满创造性的时代。知识与信息以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和创新模式影响着传统图书馆的工作理念,并且使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和服务形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面对这种信息环境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要提高信息资源开发的深度和网络化服务的水平,适应高校教学和科研发展的要求,无论在思想观念的更新上,还是在业务工作技能的提高上,都对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高校要紧密结合自身发展和信息化的进程,制订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计划,在人才数量、质量、层次以及外语语种、专业类别等方面根据情况进行选择和配置,形成合理的结构比例。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馆员进修、培训制度,坚持对在职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通过专题讲座、学术活动,拓宽馆员的知识面,使其及时了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趋势及学术动态,提高其理论水平。通过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同时也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促使馆员自觉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拓宽知识面,自觉提高综合素质。在重视现有人员培养的同时,要积极引进图书情报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图书馆工作,补充新生力量,形成一个较为合理的高、中、低人才结构。这样才能有利于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和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建构特色馆藏
服务是方向,藏书是基础。这一点不仅对一般图书馆如此,对高校图书馆尤为重要。任何一个图书馆无论其拥有多么丰富的馆藏资源,都无法满足本馆各类读者的需求,况且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又不是很丰富,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应朝着个性化、特色化发展,建构有特色的馆藏,保持图书馆的藏书活力。特色馆藏是一个图书馆所收藏的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文献资料,是区别于其他图书馆藏书的不同特色,是一个图书馆“亮点”。高校图书馆应在“学科性”、“专业性”和“地方性”上下功夫,馆藏局部优势要绝对突出,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重点鲜明,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因此,馆藏特色不应一味追求数量,关键在重质量,质量又要表现在特色上。要根据本校专业长远发展需要,选择部分专业文献或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为馆藏发展的特点,系统完整收集,并深入开发,建立自己的特色文献数据库。尤其是要注意收集具有本校特色的文献。高校在建立特色学科和品牌专业过程中形成的学术著作、论文、科研成果、教改方案、所采用的教材与教学参考书、自编的讲义、实习指导书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对这些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收藏就可形成独一无二的特色馆藏,对于高校教科研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还要注意对“灰色文献”的收集。所谓“灰色文献”是指一些非公开发表的内部资料,如学术研讨会论文、会议录、科技报告、内部刊物、科研成果等,高校在获取这方面的文献资料方面有着特殊的便利条件。在产学研合作办学的背景下,高校的师生有较多的时间参与企业的研发和生产活动,有更多的机会收集来自课题本身和企业、专业会议的“灰色文献”,这部分文献的收集和利用可促进本校的特色学科和品牌专业的建设,并满足部分社会读者的需求。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立项课题“高职校本文化构建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