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部动态 >> 正文

院部动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红旗渠开展“牢记嘱托践使命 行走中原看巨变”暑期大思政宣讲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3-07-16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供稿:程珍珍 摄影: 审核:张振华 

为深入聚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总结凝练的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引导学生深刻把握新时代伟大成就,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响应“牢记嘱托践使命 行走中原看巨变”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安排,组建以“渠”为主线路的红旗渠分队,组织师生实地感悟红旗渠创业奋斗史,结合身边实践故事、自身实践经历,采用故事讲述、歌曲传唱等形式,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核,以青春的视角、青春的表达讲述新时代中国好故事。

 

7月11日中午,在程珍珍老师、杨漾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到达林州人民的“生命渠”“幸福渠”——安阳市林州市红旗渠,宣讲员队伍第一站来到了红旗渠纪念馆,开启了寻访红色足迹,深入学习红旗渠修建历史的征程。

20世纪60年代,干旱缺水是长期困扰林县人民生产生活的重大问题,安阳地区的林县人民在国家最困难的时期和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依靠自身力量,克服重重困难,连续苦干10个春秋,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党领导下的这场气壮山河的伟大实践,再次印证了我党关于人民群众才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原理的准确性。习近平总书记在红旗渠边发表重要讲话,“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

红旗渠纪念馆用数千件珍贵文物图片和声、光、电技术配合,立体再现了当年10万大军战太行的震撼场景。学生们认真聆听讲解,相互讨论,发表自身感受。

为了能够更加感同身受,程老师让同学们体验劳动工具独轮车,只是空车学生推着已是十分困难、歪歪扭扭,而修渠期间这车里可是满载石块和工具的。大家更深刻地体会到在修建过程中,林县人民将自力更生、艰辛奋斗的红旗渠精神发扬到极致。他们的劳动工具就是两只手、一只镐,或者一根绳索,一根钢钎。困了天当被,地当床,饿了挖野菜、啃干粮,以愚公移山精神,终日挖山不止。没有水泥自己烧,没有炸药自己制,出现了“铁姑娘〞、“青年团〞、“神炮手〞、“凌空除险队〞等动人事迹,连小学生放学后都要捎上块石头送到山上,真是全民皆兵,万众一心。

从1960年2月开始,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10年的艰辛奋战,在悬崖峭壁上削平 1250 个山头,打通 211 个隧道,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建成了全长1500多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县缺水的历史,创造出宏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辛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宣讲实践活动第二站,学生宣讲员们来到了这条震惊世界,长达一千五百公里,穿行在崇山峻岭的人工灌渠,如今它在林县的大地上潺潺地流淌,仿佛还在像我们诉说着当时的故事。学生们一边沿渠前行,一边畅所欲言。进行了体验式教学,走红飘带;实地参观了红旗渠咽喉工程——青年洞;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仰望峻峭陡立的悬崖,看到水渠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穿腰而过,观摩“铁姑娘打钎”、“凌空除险”等重现场景;零距离与这条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人工天河”的红旗渠亲密接触。

学生们心灵上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宣讲员常耀薇发表感悟:“林县人民苦战10年,用苦和累、智与慧、血和汗,用铁锤、钢钎,硬生生地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了“人工天河”红旗渠,使我深刻感受到“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一真谛。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红旗渠的修建成功,就是依靠群众力量,坚持走群众路线的真实写照。”

宣讲员李皓冉讲述到:红旗渠的出现,确实是奇迹。但这奇迹的出现,绝不是谁发善心赐予的,也绝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由于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诞生,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的英明指导,是由于林县人民的前赴后继、艰辛奋斗所获得的。这三者,缺少哪一个,都不会出现奇迹的。更需要强调的是,共产党人的指导,是三者中关键的关键!

宣讲员王超则从自身所学的中药学专业角度出发,讲出了真实感受:“我原来选择中药学专业,我深爱着这个专业。但在学习中,我总会遇到很多困难,专业术语晦涩难懂,药物数量众多,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多,有时会抱怨、会气馁、会害怕失败。但看到了红旗渠精神,深有感触。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山头,架设渡槽,风餐露宿,废寝忘食,任劳任怨,干劲冲天。红旗渠,就这样在一锤一钎的挥舞、一寸一寸的凿通中向前挺进。红旗渠的建设者们,在建设红旗渠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工程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选择了时刻与危险相伴,用奋斗、用拼搏,实现了战天斗地的壮举。”

宣讲员窦纪坤向大家讲述了红旗渠建设的总设计师、组织者和指挥者、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的事迹。他心系林县50万苍生疾苦、敢于舍出身家性命为民请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想当年,林县老书记杨贵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在县委常委会上,首次提出修建红旗渠的惊天构想,语惊四座,堪称天方夜谭。会场上惊讶者有之、感叹者有之、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也有善意的劝告,此工程史无前例、凿山开渠从山西引水入林,战线长、障碍多、施工难、风险大,一旦功败垂成、必将身败名裂,建议他三思而行。“大家放心,出了问题我一人负责”杨贵在会上坚决表态,他敢想、敢干、敢担当。

通过本次实践教学活动,在“行走的红色课堂”中让学生回望、品读、体悟红旗渠精神,在感动、感悟中传承红色基因,同学们深刻地体悟到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深刻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说的,“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

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后要做红旗渠精神宣讲员,把自己的切身体会给所在班级、社团、社区进行宣讲,通过宣讲进一步升华对红旗渠精神的理解,形成良好的带动、示范作用。 还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将专业创新、个人特长与国家发展、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的篇章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上一条:机关第二党总支院长办公室党支部召开2023年上半年党风廉政建设暨纪律专题教育工作会议
下一条:杭州市城研中心领导到我集团中医药博物馆参观调研

关闭

地址:中国·河南·郑州市郑上路548号    电话:0371-86638366    邮编:450042

招生联系电话:0371-67842026  0371-67842135 0371-67842209

豫ICP备15030149号    版权所有:太阳成集团tyc33455(中国区)官方网站-Ultra Plat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