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团中央示范项目招募报名须知
2006年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团中央示范项目近期将招募志愿者赴山西静乐、广西田阳、甘肃榆中三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乡镇一级中、小学从事为期一年的支教志愿服务工作。
一、报名时间
2006年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团中央示范项目集中报名时间:5月10日至7月10日。
二、报名条件
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以上职称),身体健康,年龄在20-45岁,有志愿服务精神的人士,都可以参加报名。确系受援地区需要的,年龄、学历可适当放宽,具有教学经验的优先考虑。
三、报名方法
符合条件的志愿者,请于7月20日前向团中央志愿者招募办公室提交个人申请书,并提供本人身份证、学历证明复印件和近期5寸生活彩照一张和常规体检证明,并填写下载报名登记表,写清本人详细通讯地址及联系方法。
四、选拔步骤
1. 初选。团中央志愿者招募办公室根据报名材料,进行初选。
2. 审核。与初步入选的志愿者电话联系,了解情况。向志愿者所在单位或所在地县级团委发调查函,在京报名者进行面试。
3. 确认。根据审核情况,确定志愿者名单,发确认通知书。
4. 培训。志愿者持确认通知书、本人身份证件、学历证明复印件,并按照确认通知书标明的具体报到时间(约8月20日前后)和报到地点,参加团中央组织的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培训结束并考核合格后与招募单位签定协议书直接派往服务地。
五、相关政策和基本保障
2001年4月,中央文明办、团中央、人事部、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发了中青联发[2001]22号《关于配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全面推进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通知》,为参加扶贫接力计划的青年志愿者制定了政策保障措施。此前,团中央已与教育部、科技部、卫生部、农业部等部委联合制定相关保障政策。包括:
1. 鼓励通过考试录用成为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参加扶贫接力计划,把参加扶贫接力计划作为培养、锻炼青年干部的一个渠道,服务期1至2年的,视同下基层锻炼,按有关规定对待。
2. 参加扶贫接力计划的大中城市机关、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服务期间保留工资、待遇不变,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销假期探亲往返受援地的交通费。
3. 参加扶贫接力计划的青年志愿者(含应届大学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服务期间计算工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计算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时间,在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原单位同等资历人员享有同等权利;完成1年服务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可以不经过见习期直接转正。
服务期间,服务单位将向志愿者提供免费住宿的场所、基本生活设施和服务岗位。招募单位将向志愿者提供住院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凭票报销往返两次相当于火车硬座标准的探亲路费,并向无工作单位的志愿者提供每月300元的基本生活补贴。
招募咨询电话:010-85212269。
邮寄地址:北京市前门东大街10号 团中央志愿者招募办公室(邮编:100051)。
相关链接:
一、有关文件
《关于配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全面推进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通知》中青联发[2001]22号
二、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团中央示范项目简要介绍
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是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重点项目,以公开招募和定期轮换的方式,组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大中城市青年,到贫困地区从事半年至2年的教育、农业科技推广、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志愿服务,服务期满后,由下一批志愿者接替,形成接力机制。
该计划从1996年在山西静乐,1997年在广西百色开始试点,1998年在全国范围实施。截止2005年12月,全国共有30个省(区、市)实施了这项计划,30多万青年报名参加,志愿者累计达到16361人,受援县235个。
山西静乐项目简介
一、地理环境
静乐县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是国定贫困县之一。东临忻州、阳曲,南接娄烦、古交,西连岢岚、岚县,北靠宁武、原平。县城距省城太原市87公里,离忻州市89公里。总面积2058平方公里。属土石山丘陵区,其中山地丘陵面积占86%,河川区占14%。境内海拔1140-2420米。年平均气温7℃左右,降雨量380-500毫米。无霜期100-147天。全县辖4镇10乡,381个行政村,450个自然村。总人口16万,其中农业人口约14万。
静乐属资源富县,经济穷县。资源主要体现在:1、富水土资源。全县人均占有面积20余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4亩。汾河由北向南纵贯全县40公里,与鸣河、碾河等七大支流呈网状分布,为山西省富水县。2、富矿藏资源。全县初步探明的矿藏种类已有20种,已知储量的矿藏有9种。尤以煤炭为最,名列忻州各县市之首。3、富林牧资源。全县宜林面积近百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3%。全县宜牧面积70余万亩。发展林牧业潜力巨大。
目前,静乐县丰富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还很低的自发状态,文化、教育还相对落后,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和富裕县市相比还很贫困。
二、人文环境
静乐是革命老区,在革命战争年代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我党早期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始人高君宇的故乡,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也曾在这里战斗过。抗战时期参军的有10000余名,载入县志的烈士就有600多名,南下、北上干部300多名。这里民风淳朴、人心思变,具有优良的传统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三、项目概况
1996-1997年,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试点项目在静乐实施,为此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作出了示范,提供了经验。作为全国青年志愿者工作的一面旗帜,从试点之日起,十年来,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九批116名热血青年,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先后在静乐县20个服务点从事农村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科技推广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这些风华正茂、学有所成的当代青年,以崇高的人格力量和不懈的奉献精神,克服了饮食、语言、气候、生活习惯等诸多困难,无偿服务于静乐的各行各业。他们在完成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形式,办了许多实事、好事,为静乐加快脱贫、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了老区人民的厚爱和各级领导的普遍赞誉。
目前,静乐的各项事业迫切需要各种专业技术人才,持续、健康、蓬勃发展的"静乐项目"欢迎更多的有志青年参与到扶贫接力计划这项工作中来,志愿者在静乐将会大有作为。
广西百色田阳项目简介
一、基本情况
百色市是一座具有光荣传统的城市。1929年,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块土地上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红七军军部旧址粤东会馆和政治部旧址清风楼列入了国家和自治区重点保护文物。
田阳县位于广西西部,全县总面积2394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152个行政村,人口33万人。县城在田州镇,距广西首府南宁市228公里,距百色市政府所在地40公里。田阳县古为百越地。秦属象郡,汉至东晋属增食、增翊两县。1935年,奉议县、恩阳县合并为田阳县,县城在那坡镇。解放后沿用田阳县名,1954年县城迁至田州镇。1970年,百色专区改称百色地区后,田阳县隶属百色地区行政专员公署。2002年11月,百色撤地设市,田阳县隶属百色市至今。
田阳是壮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是壮族创世始祖布洛陀的故乡,是明代抗倭名将瓦氏夫人的故乡。田阳县同时也是红色革命圣地,是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田阳获得过多项全国性荣誉称号:中国芒果之乡,全国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星火计划"先进示范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等。
二、项目概况
团中央实施的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田阳项目自2000年9月开始至今在田阳县实施,实施六年来共有47位来自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黑龙江、重庆、山东、安徽、广东、云南、江西的志愿者到田阳各山区中小学进行扶贫支教。青年志愿者的到来,给山区的学校带来了新的信息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管理方法,为学校注入新的活力。志愿者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为当地办了许多实事好事。如第四棒的志愿者主要来自团中央和深圳市,他们通过开展"从网上走出大山"活动,每到周末,几位志愿者都背着几十斤重的台式电脑,奔波于各中小学和村屯之间进行电脑普及,培训当地农民电脑知识,教他们上网,从网上了解外界的信息。又如第六棒的志愿者们,创办扶贫接力计划的网站"心守家园",并通过网站为许多贫困生从网上争取到资助。再如第七棒志愿者,主要通过与海外慈善机构联系,争取到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圣地亚哥华夏中学等对贫困生的资助,志愿者一棒接一棒的努力,使田阳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受益菲浅。
志愿者们的付出得到了社会的肯定。"田阳项目"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及各级领导高度的肯定。第五棒肖德刚队长被百色市委组织部评为"优秀党员",青年志愿者还分别获得田阳县"先进教育工作者"和"优秀教师"光荣称号,第五批和第六批分别被授予"广西杰出青年志愿者"、"田阳县荣誉公民"荣誉称号。
甘肃榆中项目简介
一、基本情况
榆中县位于甘肃中部干旱地区,属兰州市所辖三县五区之一。地处兰州东大门,县城距兰州38公里。全县共辖8镇15乡268个行政村,总人口4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2万人,占总人口的的92.5%。有汉、回、壮、满等12个民族。总面积330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4万亩。海拔1400米至3700米之间,县城海拔1870米。年平均气温6.7℃,年平均降雨量35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450毫米,无霜期120天左右。按照自然特点,全县分为中部川塬河谷区、北部干旱山区和南部高寒二阴山区三类不同特点。已探明的矿品有48种,其中石灰岩、白云岩、石英石、大理石等储量较大。县内有陇海铁路、312国道、309国道线从横贯通,有省道2条88公里,距中川机场80公里,巉柳高速公路、宝兰铁路二线穿越全境,交通较为便利。移动通讯网络国联网。全县于1999年实现教育"双基"达标,各类卫生医疗机构齐全,农村三级医疗网络基本形成;通电、通电话、同广播电视和通路率分别达到了99.7%、99.4%、100%、100%;全县1998年实现了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境内有兰州大学榆中小区、博文学院、陇大国际学校、甘肃银行学校等大中专院校10余所。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21亿元,财政收入达到了1.5796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23亿元,农业总产值达到31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43.38亿元,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6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78.5元,人口出生率3.45‰。
二、项目概况
1999年,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项目开始在甘肃实施,榆中是首批唯一的项目实施县。榆中项目主要包括支教项目和支医项目两种。自1999年以来,支教项目已连续6届在榆中成功实施,第7届正在实施中,7届共争取来自清华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内外19所高校的志愿者87名。支医项目已连续三届成功实施,8名来自甘肃省人民医院、兰医一院等医院的志愿者参与了这个项目。累计榆中项目志愿者的总数达到了99名。该项目在实施中探索了成功的经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社会反响强烈。
三、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团中央示范项目报名登记表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