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平均每4天就在海外诞生一所的速度,一边是汉语学习者日益个性化的需求——中国海外汉语推广机构孔子学院自2004年诞生以来,一直面临着如何兼顾速度与质量的考验。
正在此间举行的第二届孔子学院大会吸引了世界64个国家和地区210所孔子学院的代表。通过他们的成果展示和经验交流,中国教育部部长周济感到:孔子学院虽然尚处于创业初期,但已进入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
自2006年7月中国举行第一届孔子学院大会起,国家汉办接收的海外孔子学院办学申请就呈几何数字增长。国家汉办主任许琳对此既欣喜又不无压力:“孔子学院是展示中华文化的窗口,必须要确保质量和水准。”
据统计,目前全球已建立孔子学院210所,分布在64个国家和地区。此外,还有61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家机构提出了申请。
而今,面对各国同行,同时担任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总干事的许琳说,一年多来,孔子学院总部以提高质量、规范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了对各国孔子学院建设的支持和服务力度。孔子学院的办学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
据了解,孔子学院总部指定《孔子学院院长指南》、《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培训方案》等规章制度;向各国孔子学院派出300多中方院长和教师,赠送图书和音像教材30多万册(套);对孔子学院的经费投入增加至2600多万美元。
“孔子学院的建设,只争朝夕。”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席格伦用流利的汉语说。该校为孔子学院配备了2000多平方米的教学办公用房,每年提供项目经费13万美元。当地政府也主动为学生推出赴华学习汉语的一年期奖学金。
日本北陆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法国普瓦提埃大学等学校均斥巨资改善孔子学院办学条件。“我们的办学定位恰当,适应了当地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英国爱丁堡大学校长奥谢说。
据介绍,绝大多数孔子学院理事会理事长都由所在机构负责人亲自担任,同时还聘请当地政府和社会名流代表参加,以扩大服务范围和影响力。
许琳指出,只有严格办学,提高质量,孔子学院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为此,各国孔子学院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例如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建立教师个人档案,将教案和学生评价表作为考核教师业绩的重要依据;德国爱尔兰根-纽伦堡孔子学院定期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对每节汉语课都进行评估……
“实践证明,孔子学院的汉语课程已受到学员和当地居民的普遍欢迎。”周济说:“孔子学院正在成为各国朋友了解中国特别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但是,各国孔子学院负责人也清晰地意识到:汉语教师缺乏、汉语教材编写不足、汉语教学思路不符合当地需求等问题依然存在,制约着孔子学院的进一步发展。
“今后我们要分享资源,加强合作,加强孔子学院的品牌建设。” 席格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