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渐被淡忘 很多大学生不知雷锋纪念日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昨天(5日,下同)是学雷锋纪念日,记者街头调查发现雷锋渐被淡忘
新华教育专刊:今天,我们该如何学习雷锋 “3月5日是什么日子?”“植树节?消费者权益日?”这是昨天记者在大学城随机采访时得到的答案。“学雷锋做好事是不是过时了”一度还是各大媒体讨论的热点,然而,不管过时与否,雷锋日确实开始逐渐淡出人们视野。只知“三八”不知“三五”的大有人在。雷锋是谁?大学生和小学生同有此问。“学雷锋”不能得到小红花,甚至还可能惹来麻烦。提及雷锋形象在当代缺失时,资深志愿者赵广军提出必须从家庭里培养雷锋,尊重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为他们做些实实在在的事,爱心必须先从家庭渐渐培养起来。 这或许也不失为一条可循的路。
忆雷锋 60年代:学雷锋是自发行为 刘振华(生于1955年) 那是1963年,毛主席在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我还是一个小学生。记得有一次班主任招募同学去帮掏粪工人收粪便,很多同学都争着去,那些屎、尿都溅到身上。都是出于自发地在日常生活中去帮助身边的人。 70年代 人人自危不敢学雷锋 赵永虹(生于1963年) 我那时基本没上小学,走在街头上,偶尔会见到“学习雷锋,做‘三忠于’、‘四无限’的好战士”,但同时有人拿出“怀疑一切”的精神进行讨论,大家都互相猜疑,人与人关系很敏感,不敢乱做出格的事。 80年代 天天做好事累积大红花 刘先生(生于1979年) 1985年我读小学一年级,平常做好事我们都会自觉地向老师汇报,老师每次都会奖励一朵大红花。每年到雷锋日的那两天,大家都在努力做好事,到孤寡老人家打扫卫生、捡树叶、扶单车……一天少说可以做五六单好事,为的就是赚取更多的大红花。 90年代 初学雷锋换了个方式 刘先生(生于1979年) 读初中,学雷锋换了个方式,学校会要求我们写些文章,谈谈对雷锋其人其事的认识,谈谈学雷锋做好事的情感,但我个人认为这样还是不太实际。
昨日(5日,下同),越秀区大塘街社区服务中心举行党员义工学雷锋服务社区居民活动,党员义工正忙着给阿婆理发。本报记者方谦华摄
大学生:小学生才学雷锋 ■街头调查 本报讯 昨天是全国第45个“学雷锋纪念日”,记者在广州大学城随机采访了50名大学生,结果发现只有两人答得出,其中一人是经多次提示后才说对的。 “植树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吧 ”48位同学的回答可谓五花八门。当记者告诉他们昨天是“学雷锋日”时,许多学生都显出一脸的惊讶,25名女生中有16人表示对这个活动不感兴趣。大三女生小林说:“这有什么可关注的呢 ”当问到学雷锋应该如何做时,25名男生则有13人回答迟钝,或者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做。 华师大一位女生表示,自己并不知道学雷锋行动日,也不清楚雷锋的故事,觉得这只是小学生才做的事情。 学雷锋做好事已经过时了吗 受访的同学均表示不过时,如果学校和社会其他团体有活动的话都愿意参加,但不会刻意在3月5日这一天去做。 据了解,近两年高校学生学雷锋活动已逐渐减少,昨天,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部分学院发出参与“3月5日至4月5日学雷锋活动月”的号召,但学生响应极为平淡。随后记者走访了大学城多家高校,均未发现有相关的活动和宣传。 小学生:雷锋是抓妖精和尚 本报讯 “你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 ”、“你知道雷锋是谁吗 ”昨天傍晚下课时分,记者走上新港西路街头,就这两个简单问题随机访问了50名小学生,超过三分之二同学不知道昨日是雷锋纪念日。 至于“雷锋是谁 ”,答案可谓千奇百怪。很多同学当即回头小声问同伴,然后捋捋后脑勺说“不认识”。有的说是“当兵的”,有的答道“天堂里的英雄”,有人甚至想到“抓妖精的和尚”。追问下去,原来这名小学生将《白蛇传》的雷峰塔和雷锋想到一起了。 其中一名男同学拍拍胸膛大声回答:“雷锋是党里的一个人,不过已经死了,”说完乐呵呵地笑。据了解,能答出问题的小学生均是学校布置了学习雷锋作业的同学,不少同学正准备藉此“助人为乐”机会和同学出去玩耍一番。 近四成办公室雷锋有“私心” 本报讯 某知名求职网站日前推出一项“办公室学雷锋”调查显示,近七成职场人称自己身边有“雷锋”同事,“给饮水机换水”成为最常见、最常做的好事,另有近四成白领坦言做好事是为求得好人缘。 该调查有来自广州、北京、上海等地6000多名职场人参与。被调查者认为,其实这些热心同事常做的就是一些看似琐碎、最普通不过的小事,最常做的就是“给饮水机换水”,其次是替同事跑腿代买物品、早饭、午饭等。另外,帮助同事搬运重物和主动清扫办公室也是职场白领常做的“好事”。据职业专家分析,千万别小看这些与业务看似无关的小事,但若养成良好素养和习惯,其对业务发展也有许多直接帮助。 在谈及做好事的原因时,不少职场人也不乏有功利目的。38.8%的职场人坦言,自己希望给同事们留下好印象,从而使自己的人缘更好。也有6.1%的职场人表示,通过帮助别人可以积累人脉关系,为自己未来的职场发展奠定基础。 扎堆学雷锋市民不感冒 本报讯 “要是平时都来(爱心服务)那多好啊!”昨日是“雷锋日”,广州体育中心、英雄广场等地又见学雷锋热潮,不少市民对这种扎堆学雷锋现象表示反感。 市民陈姨住在越秀老城区,多年来身体一直不太好,血压时常走高,需要不断检测身体。腿脚不便的她,不得不依赖子女及义工们帮忙。每当中秋、重阳、雷锋日等少数特殊日子时,身边常会有一批接一批的年轻义工出现,平时,她却很少能见到他们。 “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大家都有事情要忙,逢年过节时能来看我一下,我已很知足了!”陈姨笑着说。广州义工林小姐告诉记者,的确有些义工一年到头只在学雷锋日、志愿者日等少数活动中露面。 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启智服务总队负责人李森表示,特殊日子搞爱心活动本身并无什么过错,但不能搞成一窝蜂、一阵风之类形式,应该“分散”爱心,将更多力量及爱心用在日常生活中。